今天一个客户购买了我们主机侦探的美国vps,安装的还是linux系统,一般选择linux系统的程序员或者运营人员技术都比较高超,今天这位程序员好像对Linux系统不是很懂,连Linux系统vps如何分区都不明白,于是就教了他一下Linux系统vps如何分区
首先查看磁盘空间大小:fdisk -l,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两种,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。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。扩充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能使用,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行二次分区。
第一步:先把多余的磁盘空间划分出来
fdisk /dev/sdb
输入n增加分区
输入p类型设置为:主分区
输入3分区编号设置为3
回车 为默认大小
回车 为默认 大小
输入t 设置分区类型
输入3 3号分区
输入 v 检查分区表
输入w 写入分区表
第二步:格式化划分出来的分区
mke2fs -jv /dev/sdb3
第三步:将划分出来的空间拓展到系统空间
vgextend vg_cloud /dev/sdb3(先将划分出来的空间添加到vg_cloud)
lvextend -L+21.9G /dev/vg_cloud/lv_root (拓展空间){45g的有29.9拓展 50 g的39.9 40g的有24.9 60g的有49.9拓展
65g的有54.9g}
resize2fs /dev/vg_cloud/lv_root(加载磁盘空间)
新服务器部署Linux时,系统默认分为3个分区,boot分区、swap分区和根分区。
设置分区挂载点
/ ——根分区。唯一且必须挂载的目录。
swap ——交换分区。容量很小,物理内存大小即可。
设置分区挂载目录
/home——家目录。主要文件都会存在这里。
/boot——启动Linux的核心文件。100M大小足够。
/var——保存经常变化的信息,如log文件,考虑较大分区。
下面给新手介绍两个linux系统分区方案
方案1:
1./boot
引导分区,存放引导文件和Linux内核。
启动文件:用于判断你需要启动哪个操作系统或启动哪个内核。
内核:简单的讲,程序与硬件间的桥梁,你使用应用程序通过内核控制整个计算机。
分区时一般设定:100-200M.
2.swap
Swap分区,作为虚拟内存使用。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,把硬盘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,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。
分区时一般设定:内存大小的1到1.5倍.
3./
作为文件系统的根目录
剩余的给根分区。
方案2:(适合数据库服务器,存储服务器,共享存储服务器NFS)
1./boot
引导分区,存放引导文件和Linux内核。
启动文件:用于判断你需要启动哪个操作系统或启动哪个内核。
内核:简单的讲,程序与硬件间的桥梁,你使用应用程序通过内核控制整个计算机。
分区时一般设定:100-200M.
2.swap
Swap分区,作为虚拟内存使用。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,把硬盘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,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。
分区时一般设定:内存大小的1到1.5倍.
3./
作为文件系统的根目录
剩余的给根分区。
4./data
剩余的全部给data分区,用与存放重要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