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大多数跨境卖家把运营主体从中国大陆转向中国香港,那么注册地址时,很多店铺虽然过了初审,但是切换主体时却被亚马逊认定“多账号关联风险”而被直接驳回;还有人误以为香港公司“不用报税”、或提交了不完整材料导致入驻失败!本文整理了用香港公司做亚马逊主体需注意4大坑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1.主体信息硬改
坑点:
随意修改亚马逊后台的香港公司名称、注册编号等核心信息,以规避审核或优化税务和结算流程,但这种可能触发账号关联判定。主体信息与香港公司注册处备案信息不一致,审核时直接被驳回,影响店铺正常运营。
正确做法:
注册亚马逊账号时,如实填写香港公司的法定注册信息,确保与商业登记证一致。若需变更主体信息,先在香港公司注册处完成官方变更,再通过亚马逊后台“账户信息修改”通道提交证明文件,等待平台审核通过后再生效。
2.地址信息虚假
坑点:
填写虚拟地址、挂靠地址或与注册地址不一致的随机地址,无法接收亚马逊或香港税务部门的信函。地址信息模糊、虚假,导致账号真实性审核失败,或被判定为“高风险账号”。
正确做法:
使用香港真实有效的独立地址,优先与香港公司注册地址保持一致。确保地址能接收纸质信函(如亚马逊的验证文件、税务通知),可选择正规商务中心地址或实际办公地址,留存地址使用证明(如租赁合同)。
3.税务漏报
坑点:
误以为“香港公司无营收就不用报税”,未按时提交利得税申报表,产生罚款和逾期记录。亚马逊营收未纳入香港公司税务申报范围,被香港税务局核查后需补缴税款+滞纳金,影响公司合规状态。忽视“营业地源”原则。虽然香港对离岸所得有优惠,但必须证明核心决策、运营活动、合同签订、仓储物流等实质活动在香港以外,否则不能享受完全豁免。
正确做法:
香港公司每年需按时申报利得税(无论是否有营收),无营收需做“零申报”,有营收需提供审计报告后申报。同步留存亚马逊店铺的营收流水、交易凭证,委托香港持牌会计师处理审计和报税事宜,确保申报信息真实准确。
4.资料不齐全
坑点:
使用香港公司入驻亚马逊时,资料量大、审核细致。如果入驻时资料不齐全、虚假或与实际运营情况不符合,平台审核可能直接被拒或日后运营被暂停。
正确做法:所有提交文件务求与注册处资料一致,包括但不限于香港公司注册证书、商业登记证、公司章程、公司秘书证明、董事股东身份证明、公司银行账户、信用卡、注册地址证明(如水电账单、租赁协议)等。当亚马逊要求补交资料或身份验证,可以快速响应,以提高通过率。
推荐文章: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