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平台在本月已经接连多次调整促销政策,目前亚马逊秒杀活动又迎来一项重大政策变更,自6月15日起,经常退货的商品或价格高于其他零售商的商品将不符合促销要求。
这则公告背后,其实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。
一方面,亚马逊打算对参与秒杀活动的商品,实施更严格的审查流程。往后,卖家们的商品想要进入秒杀活动,得面临更严苛的考核。
另一方面,部分卖家的产品将无法参与像秒杀、Prime专享折扣这类核心促销活动,以后就只剩优惠券还能用。
对于卖家而言,不再是所有产品都能做促销,尤其是那些靠低价引流、但退货率偏高的产品,很可能会被系统直接拦截在活动门外。
对退货率高的商品而言,若失去这些核心促销渠道,就相当于没了重要的流量入口。而且,这类商品通常库存积压问题严重,原本还能靠促销活动清清库存,现在没了这一手段,库存周转速度减缓,长期仓储费增加,利润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,卖家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。
目前已有部分卖家因ASIN被判定为经常退货,出现了秒杀报错、折扣标签消失等情况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亚马逊并未在公告中明确给出退货率的具体评判标准。
但据行业经验推测,平台大概率会参考各类目商品的平均退货水平作为重要衡量依据。
卖家如何判断自家商品是否有风险?
为了帮卖家判断哪些商品有风险,亚马逊在买家之声控制面板中,提供了详细的退货率数据,卖家能在这查看商品近3个月和12个月的退货率。
通过买家之声还可以让追踪特定ASIN的详细退货率和洞察信息,只要你的某一ASIN近期退货率偏高,就会出现“存在风险“标识提醒你。
卖家可以将自身商品的退货率与亚马逊提供的建议退货率进行对比。
如果你的实际退货率大于或接近亚马逊给的建议值,那么就意味着你需要立马去降低你的退货率。
亚马逊可能会基于同类目商品的实际退货率数据,经过统计分析和综合考量,制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建议短期退货率,作为卖家的参考基准。
计算周期:
通常以月为单位,对于给定月份配送的商品,会计算该商品在当月及之后两个月内的退货情况。
例如,对于在6月配送的商品,退货率的计算会涵盖6月、7月和8月这三个月的退货数据。
计算公式:
退货率=(指定月份及随后两个月内退回的商品数量/指定月份配送的商品数量)×100%
比如,6月配送了1000件商品,这1000件商品在6、7、8月产生了120件退货,则实际退货率为(120/1000)×100%=12%
如果你的商品不幸被标记为“高退货”,也不意味着永远不能翻身。亚马逊目前提供了“动态审查”机制,只要退货率改善,系统会自动移除标记。
多管齐下积极应对
面对亚马逊高退货标签带来的限制,卖家需要多管齐下积极应对。
首先,精准定位退货原因是关键,通过分析买家之声中的退货反馈、查看商品评论,明确是产品质量、尺码不符、描述不一致等问题导致退货,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改进。
其次,调整营销策略也不容忽视。若产品因退货率高无法参与核心促销,可加大社交媒体、网红合作等站外引流力度;对于库存积压商品,尝试搭配销售、推出组合套装,或者拓展其他电商平台或线下渠道清库存。
最后,建议卖家充分利用亚马逊提供的退货率数据工具,定期查看买家之声控制面板,监控商品退货率变化趋势,及时调整运营策略,争取早日摘掉高退货标签,重回促销活动行列!